图片 这脂肪瘤啊,在中医里算是 “痰核”“湿聚” 这一类的。就像《丹溪心法》里说的,人身上不管哪个部位有肿块,大多和痰有关系。 它主要是这么回事儿:脾虚了,就不好好运转了。吃太多油腻的东西,还老是坐着不活动,脾阳就又受损,那些营养物质不转化,反而变成痰湿了。这痰湿到处跑,留在皮下筋膜那儿,就聚成瘤子了。 图片 要是病的时间长了,痰湿堵住脉络,气血走得不通畅,痰和瘀互相勾结,就成了瘤体。 脂肪瘤也是“预警信号”,单发的小瘤子,说明痰湿比较轻,得调整饮食。要是多发或者突然长很多,那就是脾虚得厉害,痰湿多得像“湿浊海啸”,得赶紧预防大病,像代谢综合征、动脉硬化之类的。 食疗分享今天给大家分享一个茶饮方,有助于改善痰湿脾虚的情况: 炒薏苡仁10g、荷叶6g、陈皮3g、茯苓5g。 这其中啊,薏苡仁+茯苓健脾渗湿,切断痰湿生成之源。荷叶+陈皮升清降浊,化解油腻,促进痰湿代谢。每天早晚各一杯,脂肪瘤马上就掉。 图片 医案分享记得之前有个患者,半年前体检,全身突然长了 40 多个脂肪瘤,最大的在背上,大概有 3 厘米长、2 厘米宽。他老是觉得头昏昏沉沉的,大便黏糊糊还特别臭,早上起来还会咳出白色黏黏的痰。 看了看舌头和脉象,舌胖,边上还有齿痕,舌苔白厚得就像积了一层粉似的,脉象呢是濡滑。 开方:党参、麸炒白术、茯苓、清半夏、陈皮、苍术、海藻、昆布、浙贝母、三棱、莪术、丹参、炙甘草、生姜。加上早晚饮一杯消瘤水 图片 一个月后,他就感觉头昏没那么厉害了,大便也成形了,咳痰也少了,脂肪瘤数量减少了一半多,大的也明显的缩小了。 药方子调整了一下,把三棱和莪术去掉,加了黄芪和山药保护正气。又巩固了一段时间,全身的脂肪瘤90%都没了。 这脂肪瘤可不是一天就得的,治疗的时候也得遵循 “健脾像筑堤,化痰像疏通洪水” 这样的原则。 早上喝消瘤饮再加上主方,这样既能把已经形成的痰核给化解掉,还能阻止新的湿浊产生呢。再配合着改变生活方式,这样才能达到 “瘤子消散了还不再复发” 的效果。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 |